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

天使的左翼,作者梁鵬威


2008年1月中
近日看罷此書便覺思潮起伏,其中有幾個章節,更讓我留下深刻印象,久久不能平靜下來,不知這樣子的思潮和心情,是否就是文人所謂的“創作靈感的觸動”,有感於此我便執起筆桿,寫下大鼻的另一片天的第一章分享。

未開始閱讀此書時,單看書名及序言就在心中盤算,書中內容一定非常煽情、感人肺腑又賺人熱淚,以至想像到自己在車程中閱讀時,一定會熱淚盈眶甚至淚流滿面,所以我開始看此書時,每天都帶備兩包紙巾在身邊,以免徒增狼狽狀況。

怎料書中內容不但沒有煽情素材,我甚至認為作者是刻意地,收藏起個人的愁苦和悲痛心情;表面上書中所記載的,是作者母親生命中最後的六天,但實際上是記載着母子之間,數十年相依為命的生活逸事,母親重情重義重天倫的精神,母子共同締造的生命豪情,與及母子之間的默契和心靈相通的聯繫,而貫徹全書的骨幹就是“愛的訊息、愛的體現”。

我震撼於書中作者與母親的深摯親情,其中某幾個的章節,更令我印象深刻,徹夜難以忘懷,特別把那些章節節錄於下:
作者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多年,以至於如何逗弄母親歡笑,都有一番深入的研究和心思。『無招勝有招 - 要逗年邁的母親笑,說的笑話絕不可以太複雜,也不可以有特殊的時代、地域、或文化等背景,除非那背景是她很熟悉的……..如果笑話內藏有可笑的內容,則老人家便要費心去找,找不到肯定笑不出,找得到也未必笑得出。但如笑話本無可笑內容,一覽瞭然,則老人家便無庸費心去思索,不會產生思緒故障或價值代溝,所以反而易於開懷大笑。』

作者與母親之間的骨肉之愛,海枯石爛之情,實在令人為之動容。『不離不棄 - 我想起來港不久時,家中仍極匱乏,母親卻不知從那裏得來一塊玉,給我用紅絲線繫在脖子上。上面刻有八個篆文:「不離不棄,永保厥壽」。我對篆書的終身興趣便由那時開始。我費了好些工夫才明瞭那八個字的含義,和那種母親對兒子的唯恐不周,患得患失的心情。感動之餘,便下了決心,對母親也要「不離不棄,永保厥壽」。竟然一切如在昨日,宛然似站在旁監誓,聽到童年的自己心中的誓辭。』

作者對母親的無微不至、不離不棄、溢於言表。『至清無魚 - 在我給她進服各項藥物和營養食品時,她還是很欣慰很合作的。那似乎是她一天最高興的時刻了。但我看得出,她喜孜孜地嚥下的只是親情,不是生趣;她只是執着於對兒子的愛,不是執着於對生命的愛,她又會引述不知來自那一本書的話:「人生貴適意,修短不必強求!」把我快急瘋了。我本來一向嚮往這胸襟恬淡,與世無爭,無慾無求,勘破生死的境界。這時我卻恨不得燒盡這些書!我捨不得她。我實在捨不得她。』

作者於母親逝去以後,雖然肝腸寸斷,但仍可以細膩文筆,以短短幾十字便深深刻劃出一字一淚的傷痛。『只餘一片空白 - 麻木過後,哀痛、內疚、悔恨便無情地一浪浪襲來,一時如絞,一時如焚,一時如割,一時如切。痛得哭也哭不出來。但感覺郤在痛苦中慢慢復甦。最先恢復的記憶,是一群白衣天使的影子…..漸漸能回憶起她的生活片段,雖然是不受控制,忽快忽慢,忽先忽後地,像壞了的播映機放出的畫面。然後漸漸可以作較連貫的追憶。但一憶及她的逝去,像遭電殛,立刻要重新經歷失去她的慘痛。立刻記起自己已經是孤兒,而且將永遠是孤兒。』

正如作者所說,以頌揚母親及母愛為主題的書本很少,而我亦是第一次接觸和閱讀這類型的書籍。而我一向沒有借閱這類書籍的原因,是害怕看完以後,心情會變得非常沉重又難以釋懷,以至徹夜不能安睡。直至兩星期前,我又在圖書館遇見這本書,我當時便有一鼓無名的勇氣和衝動,一定要立即閱讀此書,現在回想起來,也許就是我跟這本書有“書緣”吧!

我慶幸自己那一刻的勇氣,令我沒有錯失這一本好書,看畢此書我沒有難以釋懷的枷鎖,相反我在書中學習到、明白到、反思到很多很多。從今天起,我要學習如何跟母親相處和溝通、如何關懷母親、如何跟母親開懷歡笑。另一方面,我亦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寛厚人慈的母親,可以帶給兒子正確的訊息,以愛育養兒子茁壯成長。

大鼻可以肯定,於書局下次大減價時,這本書定必會成為大鼻的空中樓閣的一份子。

最後,我想引述作者的行為守則,作為我們一家人的訓勉。
「失意事來,處之以忍;得意事來,處之以淡」
「英氣內歛,實而不華」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這書在港大學生會tuckshop有售,只售十元,是作者回饋母校師弟妹,但任何人都可以買。不必等大減價。我也買了一本。﹙感受也差不多,幾乎一模一樣,只是我表達不出。﹚

四個黃的故事 提到...

Paul Tang,

多謝您嘅留言, 亦好開心可以認識你, 我哋睇咗本書之後, 都有相同嘅感受, 都算係有緣呀.
希望大家以後可以交流&分享一下睇書心得!!

大鼻媽媽 (Angela)